Blog entry by Kelsey Durr

by Kelsey Durr - Thursday, 16 January 2025, 8:41 AM
Anyone in the world

水围城下

建文二年(1400年)五月中旬,济南城被燕军团团围住,城内的局势越发紧张。城中右参政铁铉与盛庸坚持抵抗,尽管朱棣曾射信入城尝试招降,但均未获得任何回应。

五月十七日,朱棣下达了决定性的命令:掘开河堤,用水灌城,企图迫使城内守军投降。当洪水冲破河堤,滚滚向济南城墙涌去时,城内一片混乱。

铁铉见势不妙,急中生智,决定派遣千名士兵诈降,希望以此诱使朱棣亲自进城,从而设伏杀之。朱棣闻讯,组织主力准备入城,不料这正中铁铉下怀。

之伏

次日清晨,朱棣率领精兵直至济南城门。正当他率军骑至城门之下时,预设的铁板突然从城门上方落下,本意是直接砸向朱棣,却因为操作上的失误,时机略显提前,铁板砸中了朱棣所乘的马头。朱棣大惊失色,急忙跳下战马,换乘另一匹马迅速退回。

朱棣逃回营地,面色阴沉。他召集朱能和余龙武,讨论接下来的行动。

朱能皱眉道:"此计虽然未得手,但足见城中还有余力进行抵抗。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战术。"

余龙武则是蹙眉沉思,回应道:"水攻虽好,但若无法从心瓦解敌人,单靠外力难以取胜。我们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攻破城池?"

朱棣沉声道:"城中虽然机关算尽,但总会有破绽。我们不能因一时之败而退缩。围城攻打,迟早会有破绽出现。"

长围三月

朱棣决定持续围困济南,希望以长时间的围困迫使城内投降。围城战持续了三个月,期间朱能和余龙武多次尝试策略攻城,但均无显著成效。

在一次战后讨论中,朱能对余龙武说:"看来单靠我们现有的攻城战术难以奏效,济南的防守比预想中要坚固得多。"

余龙武苦笑:"确实如此,我们似乎已尝尽了所有办法,却依然无法突破。或许,我们需要从更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。"

尽管朱棣和他的将领们竭尽全力,济南城的坚守与城中将领的智谋,却让这场围攻成为了一场持久战。每一天,都是对双方意志与资源的考验。而朱棣知道,战争远未结束,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和可能。

神牌与撤兵

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,朱棣的军队满载着胜利的锐气包围了济南。济南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,不仅是进攻的跳板也是防御的屏障。朱棣认为,一旦占领济南,不仅可以稳固后方,还可以为进一步南下提供战略支持。

神牌与撤兵

然而,攻城战初期并不顺利。城墙坚固,守军顽强,燕军多次攻击均未能取得突破。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,朱棣的怒火积聚,他下令使用大炮进行猛烈的轰炸,誓要以雷霆手段拿下济南。

城中的铁铉见状,机智地采取了心理战术。他在数块木牌上写下"高皇帝神牌"几个字,高高挂在城墙之上。朱棣见此,顾忌着高皇帝的神圣不可侵犯,命令燕军停止了炮击。

六月间,看到济南城陷入危急,惠帝派遣使者前来求和,希望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。然而,朱棣对和平的提议置之不理,他坚持要以武力解决问题,誓要拿下济南。

不料,情况出现了意外的变化。七月,李景隆的得力将领平安率军迅速进入河间地区,开始扰乱燕军的后勤和粮道。这一行动直接影响了朱棣的军事部署,使得济南围困之势突然变得岌岌可危。

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局势,加上后勤供给出现问题,朱棣在八月十六日做出了撤退的决定。撤退过程中,铁铉和盛庸乘胜追击,对燕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,燕军在撤退中大败,损失惨重。

朱棣带着残余的部队返回北平,心中充满了挫败感。这次济南之战,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,但也让朱棣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。他在北平的宫廷中沉思良久,决心从这次失败中汲取教训,重新整顿军队,为未来的战斗做好更充分的准备。

朝廷的决断

随着济南之战的结束和燕军的撤退,朝廷中一片忙碌。建文二年(1400年)九月初十,朝廷对抗燕军有功的将领进行了重赏。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出色的铁铉被升为山东布政使,参赞军务,不久后更进一步被提拔为兵部尚书,其聪明的战术和坚定的防守赢得了朱允炆的极大赞赏。

同时,盛庸因其在济南战役中的卓越表现被封为历城侯,平燕将军。这两位将领的提拔,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才能的认可,也是朝廷对抗燕势力展示决心的一种方式。

在朱允炆的指示下,李景隆因连串的战败和对战局判断的失误被撤换。他的军职被降为普通官员,这一决策在朝廷中引起了一定的震动。陈晖和平安则被提拔为副职,分别协助新任将领管理军务,以稳固朝廷在各地的军事力量。

南军的重组和调整迅速进行。新的命令下达,要求南军重新进驻德州、定州(今保定与石家庄之间)、沧州(今河北沧州),这三个地区都是战略要地,对稳定北方局势至关重要。朱允炆亲自审阅了部署计划,确保每一处都有可靠的将领镇守。

在紫禁城的一次秘密会议中,朱允炆面对着他的顾问们,语重心长地说:"此次济南之战虽未能如愿以偿,但也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教训。我们必须从中汲取经验,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战术演练,确保将来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。"

他继续道:"铁铉、盛庸等人的提拔,是对他们忠诚与智慧的奖赏。希望他们能继续为大明带来荣光。而对于李景隆,虽然他有过失误,但也曾是忠臣,我们应给予机会,让他有所作为。"

会议室内一片肃静,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朱允炆作为一国之君的重压。在这一刻,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大明帝国的未来和民众的安危。朝廷的每一次决策,都是在为大明的稳定和繁荣铺路,尽管道路充满挑战,但朱允炆和他的朝臣们已经准备迎接接下来的风雨。